看书迷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 > 贵公子与病秧子 > 第8章 第 8 章

第8章 第 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武台殿外头挤了不少外臣。里头是皇子女眷们待的地方,外臣禁入。

宋伯元混在人群里低着头,跪在软垫上悄悄眯起了眼打盹儿。

不知过了多久,身边开始有些轻声喧哗。宋伯元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警觉的看向前方。

安阳郡主宇文翡不愧是整个皇城最妙的人儿,她未落一滴泪,被一众看似悲痛的娘娘们围在中间,像个冷眼看闹剧的事外人。

宋伯元抬头,视线越过人群正对上宇文翡空洞的双眼。她立刻正了正自己的身形,对着宇文翡露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笑。

这笑,姑且算是个安慰。

也不知道这种时候小五去哪儿了,宋伯元抻着脖子眯眼看向殿外延伸出的方向。

小五不抗念叨。

远方不紧不慢的过来一个辇,辇前垂着头的小黄门儿手里打着大大的“永庆”二字灯笼。

在宫里如此张扬的人大概只有永庆公主—小五宇文流苏了。

小五和太子一样都是皇后所出的嫡子嫡女,地位自是与别个皇子公主不同。

宋伯元着急的给前面辇上的人打了个手势。

小五到殿前才下辇,进殿之前踱步到宋伯元面前状似轻佻的问她:“哟,起这么早啊。”

宋伯元不习惯在外人面前与皇亲国戚交往过密,只红着脸仰头劝她:“殿下快进去看看郡主。”

这一头的年轻外臣见了公主,又整齐的趴下去一大片,宋伯元这才后知后觉的跟着低下头。

宇文流苏不耐烦的将膝盖抵在宋伯元的肩膀上,以此止了宋伯元头向地砖的路径。

“行了,都起吧。”

像是看出宋伯元的为难后,她仰着头一步一步的慢腾腾走向殿内。

小五已到,就剩圣人和皇后还有二姐姐未现身了。

刚要继续打盹儿,腰间缀着华贵玉佩的太子宇文昌从殿里出来,先是茫然的朝外面的人群顺着瞥了一眼,在一群乌纱帽中间很容易找到了头戴白唐巾的宋伯元,随后指着她的小白脸开口:“阿元,你且入殿内为王爷祈福。”

宋伯元诚惶诚恐的起身,身后一众愤愤不平的阴鹫眼神皆恶狠狠的盯着宋伯元瘦削的背。

这种靠上代人荫补的富贵草包最是让人记恨,偏偏他们那样的人还最是得皇族宠爱。

宋伯元不知道自己已束发了,还能不能堂而皇之的进内殿。但东宫金口,她又不得不听。

她提着身上的纯白圆领袍前襟,小心翼翼的上了汉白玉台阶后规矩的跪在门口。跪下才发现这地方硬邦邦的,还不如在外头舒服的跪在软垫上打盹儿呢。

跪在最前方的三皇子宇文武盛冷眼瞥了她一眼,又垂下头像从来没抬起过似的。

三皇子小的时候还算憨厚可爱,就是越长大那眼神儿越发的阴冷,让宋伯元不自觉的想要退避。

宋佰叶不知道从哪儿过来绕到她身边,边往下跪边轻声和她说:“五殿下和东宫闲聊了两句,你就被放进来了。”

宋伯元也小声回:“我还不如在外头呢,最起码有个垫儿不是?”

有人在她身后轻轻捏了她后颈一下,宋伯元立刻意外的转过去,搭眼儿一看,原来是她那因为养胎而月余未见的大姐姐宋佰金。

大姐姐及笄后嫁给了宰相马文载的嫡子翰林学士马铮。

马铮是忠心不二的太子..党,以至于东宫做样子;去太学请教周先生时常会顺带着照拂宋伯元一二,以此来向朝臣强调东宫与镇国公府的关系。

镇国公府虽是中立,但随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老诰命费心维持的中立秤杆儿也就愈发的不稳固。

宋伯元蔫头搭脑的对着大姐姐撇嘴撒娇,又想伸出手去摸大姐姐的肚子。

宋佰金无奈的剜了她一眼,用口型对她说:“规矩。”

宋伯元转过头,轻轻推了下身边的妹妹,对她重复了一句:“规矩。”

宋佰叶无奈的笑了一下,终是没再说话。

过了晌午,圣人才带着皇后和庄贵妃现身。

一整套的礼制流程下来,宋伯元光是不带脑袋跪在下面都要三魂丢了七魄,更别说二姐姐一直跟在皇后娘娘身后忙前忙后了。

人一疲乏,心里绷着的弦儿就跟着松。

大内主管风公公在上头宣读圣旨的时候,她偷偷和宋佰叶闲聊:“小叶,安阳郡主看着还没有旁的娘娘难过呢,你说这是为何?”

宋佰叶跟着看过去,“还能为何,自然是大悲还未抵心。”

“什么意思?”

宋佰叶悄悄伸出手捶了几下腰,“就是说,一切发生得太快,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呢。”就像她第一次知道父亲与祖父都是宇文广那道貌岸然的人渣害死的一样,人在为父报仇与家人的安稳度日之间摇摆了大半年。

宋伯元歪头看向宋佰叶,“你又如何晓得?”

宋佰叶只是轻轻翘起一边唇角,状似怜悯的看了宋伯元一眼,“读史明心,平日里叫你多读书你偏不听。”

读史明不明心宋佰叶不知道,她只是希望宋伯元此生都不会有此困扰。

若黛阳公主的大业既成,那她无愧于父亲与祖父。若黛阳公主大势尽去,她会亲自去敲圣闻鼓,向圣人自首她被谗言迷惑,以求全族不受自己牵连。

景家西园儿,高高的飞阁内,景黛正坐在透风的台子边喝茶,她脚边跪着一个人,身上穿的是宫里小黄门儿的衣裳,外头还套着麻衣。

“殿下,仵作画出刺死嘉康王爷的利器了,但是圣人不光没细究,还偷偷按下了。”

“是啊,他怎么可能细究?”景黛笑了笑,又对着那小黄门儿道:“若是你是皇帝,上位不正,西边儿还有一个有兵权的叔叔,你不怕吗?不然他为何一直扣着宇文翡不放?真当那位心善呢?自己那么些女儿不够宠的,还要去宠别人家的女儿?”

那小黄门儿立刻泥首,“是他该死,镇戊太子如此信他,却被他暗渡陈仓杀了个回马枪,他该死!”

景黛只是摆了摆手,一阵夜风吹过,把她脸上的轻纱吹得直皱了几分。

“倒是你,你是如何劝宇文流苏对嘉康起了杀心?”

那小黄门儿抬起头来,近看是个眉清目秀的小郎君。若是宋伯元见了,一定会发现这人正是那个白日里为小五打灯笼的小黄门儿。

他摇头道:”奴不敢居功,是嘉康那老东西频频上奏要入京为女择婿,五殿下慌不择路,奴再那么添油加醋一番,这事儿,也就成了。”

景黛微咳了两声,随后看向那小黄门儿道:“说是为女择婿,还不是想把安阳顺理成章的抢回去,虽对皇兄不忠,还算个不错的父亲。罢了,入了宫,你就替你们殿下在屋里偷偷摆一牌位吧,狠是狠了点儿,但说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夜里总会怕的。”

小黄门儿领了命,就垂着头的下去了。

人走以后,景黛才放了心的咳嗽,直到手帕上沾了点血渍,她看了一眼那刺目的红又若无其事的把它捏在手里。

王姑送走了人,拿着羊绒披肩上来瞧她。

景黛转过头去:“东西交给肖赋了?”

王姑将那披肩轻搭在景黛肩上点头:“送过去了。只是嘉康确实不是宋四娘子杀的,为何要演这么一出戏吓唬姑爷?”

景黛翘了翘唇角,就着称呼对王姑道:“宋尹章与宋鼎父子俩虽已身死,如今的金吾卫与禁军又被宇文广打了个七零八散,但根基总还是在的。肖赋在金吾卫做了整整两年的左将,还是没整理出宋家的嫡系。我看,只能是把宋伯元先逼进军营里去,那些个能忍的才能露出头来。”

王姑这才恍然大悟为何小姐选了宋家草包,金吾卫是距离皇宫最近的部队,禁军又是守汴京的,只要拿住了这两方,兵数虽少,却对宇文广最有震慑力。

宋家的老部下自打开了新朝又全部神隐,也就让宇文广不安的抽来调去折腾了好几年。

她又在身后偷偷瞥了眼景黛白皙的侧脸,暗自感叹景黛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概。

丑时将过,宋伯元才和阿娘小叶一起回府。

人都困得打不起精神,在皇宫这等不安稳的时节却还是要保持着耳目清明。

过了宣德门,阿娘和小叶上了镇国公府的马车,宋伯元却还在马厩找自己打扮得花里胡哨的马,就连管马厩的小黄门儿都半个影未见。

小花是圣人亲赐给她的千里马,从小就跟着自己,一般的人是驱使不动的,除非是那种超级驭马高手。

正踌躇着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肖赋突然骑着高头大马现身,手里还紧攥着“小花”的缰绳。

“国舅爷,可是在寻此马?”

这简直是一句再废话不过的废话。

宋伯元还是认真对他拱了拱手,“正是,劳烦肖左将把缰绳给吾。”

肖赋笑,那凉薄的单凤眼轻轻眨了眨,坏笑着把缰绳递到一半儿又收了回去,像在逗一个七八岁的孩童那般。

“大人们都戴乌纱帽,怎么国舅爷偏偏特立独行戴唐巾?是以此来表达国舅爷和皇族之间的亲密无间吗?”

这话说的唐突,但宋伯元还是没生气。她视嘉康王爷为家里长辈戴唐巾自然无可厚非,只是这行为落在有心之人眼底又成了镇国公府媚上的有力证据。

“肖左将还真是风趣,离了我父亲的金吾卫连无聊八卦也谈得了?”宋伯元抬眼不经意的问道。

肖赋收了手里的缰绳,紧拽马头围着宋伯元走了一圈儿后才笑:“末将自然比不得国舅爷的口才,但末将手里的小东西应该能引起国舅爷的兴趣。”说完了话将手伸进衣衫里,拿出一块儿带血的布料弯腰硬塞到宋伯元的手里。

“看看国舅爷认得与否?”

马蹄在耳边踢踢踏踏,有种挠人的压迫感。肖赋手里的火把也距离她时远时近,让她的脸热过再反反复复的被夜风吹凉。

宋伯元蹙着眉头仔细端详那布料,却越看越心惊。

这是小叶惯常穿的料子,她不喜绫罗,独爱棉料。棉料虽是大众百姓都买得起的料子,但问题恰恰也出在这儿。平民百姓的棉麻绝不会有暗绣,能绣得起棉麻的自然也不是一般人家。

宋伯元尽力维持住自己的呼吸频率,仰起头状似单纯的看向肖赋:“肖左将知道吾的,吾向来锦衣玉食,没摸过这劣等料子,实在不知肖左将的用意。”

肖赋轻轻笑了一下,把小花的缰绳随手扔给了宋伯元,“这是末将送给国舅爷的见面礼,至于国舅爷这辈子摸不摸得这劣等料子,末将并不关心。”说完了话,就头也不回的打马走了。

宋伯元皱眉看手里的衣裳料子,小花在一边轻轻用头蹭她的手臂。

在马车里久等宋伯元还未现身的宋佰叶只能无奈出来寻她,在马厩边看到愣神的宋伯元才松了口气。

“你干什么呢?还不走。”

宋伯元机灵地把那小布料攥进手里后扬起笑脸,“小花啊,它不和我走,不知道犯什么倔。”

早过了阿娘就寝的时辰,宋佰叶不耐烦的轻推了她一下:“你和阿娘坐车回去吧,阿娘倦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我帮你带小花回去。”

宋伯元难得乖顺的将手里的缰绳递给宋佰叶,随后闷声不吭的往马车的方向去了。

宋佰叶接了小花的缰绳,因着白日的疲累也没顾得上宋伯元那一背影的困惑不解。

刚出宣德门,恰好碰上来接大姐姐的大姐夫。

马铮亲自架马车迎面而来,宋佰叶在马上提醒他:“大姐姐说今夜就宿在二姐姐那儿了,大姐夫没收到消息吗?”

马铮皱眉,“且说呢,路上收到的。”又向宋佰叶指了指自己手里的小盅,小声埋怨着:“死了一个姓宇文的,恨不得让全天下都跟着陪。”

宋佰叶意外的挑眉,宰相府向来忠君,尤其是大姐夫,更是早早的站在了东宫身侧。此时他竟然因为大姐姐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想必大姐夫是真的急了。

马铮自己也知道自己这话僭越,尴尬的抬手摸了摸鼻尖后朝宋佰叶招了招手:“下马来。阿元也真是的,竟然让女娘骑马,自己坐车去了。”

说完了话,他接了小花的缰绳,利落的骑在小花身上还能顺手驱马车。

把宋佰叶送到镇国公府后,却不给管马厩的小厮缰绳,只冷着脸坐在小花身上令小厮叫宋伯元出来。

小厮不敢怠慢,小跑着去寻了宋伯元。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说明:为什么宋尹章等到部下来了,才去动黛阳?为什么听到父亲死了,又去救她?这些事我暂时不好解释,涉及剧透,但是镇戊太子是个关键人物,往他身上想应该会明白,【他素有贤名又特别特别特别聪明】就当第一章是个前情提要吧,后边会写镇戊。

关于小五心狠,简单的说就是遗传。

提前保命:景黛更狠,若是引起不适,在这里说声抱歉。再次重申:人物三观源自于他们自己的经历与成长环境,不喜欢角色千万不要勉强哦。

关于宋伯元天真,她确实是天真,前半辈子衣食无忧又是名门“嫡子”,年纪也才将将“束发”十五,又是被家里一众保护大的。但是以后会成长的,身边有那种蛇蝎,谁都会成长的。

最后感谢各位的评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